范宣年八歲全文(范宣年八歲文言文出自哪本書)
來源:好上學(xué) ??時間:2022-09-06
(21)王戎父渾,有令名,官至涼州刺吏①。渾薨,所歷九郡義故,懷其德惠,相率致賻數(shù)百萬,戎悉不受②。
【注釋】①令名:好名聲。刺史:晉代全國分若干個州,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稱刺史。②薨(hōng):古代王侯死叫做薨。王渾曾封為貞陵亭侯,所以他的死可以稱薨。九郡:據(jù)《晉書·地理志),涼州管轄八個郡,所以有以為這里的九郡應(yīng)是八郡。但是也有說《御覽)是引作“州郡”的,認為“九”是“州”的誤字。我們暫從后者。義故:義從和故吏。指自愿受私人招募從軍的官佐和舊部下。賻(fù):送給別人辦喪事的財物。
【譯文】王戎的父親王渾,很有名望,官職做到?jīng)鲋荽淌?。王渾死后,他在各州郡做官時的隨從和舊部下,懷念他的恩惠,相繼湊了幾百萬錢送給王戎做喪葬費,王戎一概不收。
(22)劉道真嘗為徒,扶風(fēng)王駿以五百匹布贖之①;既而用為從事中郎②。當時以為美事。
【注釋】①徒:服勞役的罪犯。扶風(fēng)王駿:晉宣王司馬懿的兒子司馬駿,封為扶風(fēng)王。贖:用財物來抵銷罪過,解除刑罰。
②從事中郎:官名,大將軍府的屬官,主管文書、謀劃。
【譯文】劉道真原來是個罰服勞役的罪犯,扶風(fēng)王司馬駿用五百匹布來替他贖罪;不久又任用他做從事中郎。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值得稱頌的事。
(23)王平子、胡毋彥國諸人,皆以任放為達,或有裸體者①。樂廣笑曰:“名教中自有樂地,何為乃爾也!”②
【注釋】①王平子:王澄,字平子,曾任荊州刺史。胡毋彥國:姓胡毋,名輔之,字彥國,曾任湘州刺史。任放:任性放縱,指行為放縱,不拘禮法。據(jù)劉孝標注所引的王隱《晉書)說,這些人“去巾幘,脫衣服,露丑惡,同禽獸。甚者名之為通,次者名之為達也?!被颍河?。②樂廣:字彥輔,歷任河南尹、尚書令,名望很高,說話得體,能寬恕人。名教:禮教。參見第4 則注①。
【譯文】王平子、胡毋彥國等人都以放蕩不羈為曠達,有時還有人赤身露體。樂廣笑著說:“名教中自有令人快意的境地,為什么偏要這樣做呢!”
(24)郗公值永嘉喪亂,在鄉(xiāng)里,甚窮餒①。鄉(xiāng)人以公名德,傳共飴之②。公常攜兄子邁及外生周翼二小兒往食③。鄉(xiāng)人曰:“各自饑困,以君之賢,欲共濟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惫谑仟毻常m含飯著兩頰邊,還吐與二兒。后并得存,同過江④。郗公亡,翼為剡縣,解職歸,席苫于公靈床頭,心喪終三年⑤。
【注釋】①郗(xī)公:郗鑒,以儒雅著名,過江后歷任兗州刺史、司空、太尉。永嘉喪亂:晉懷帝永嘉年間(公元307—312 年),正當八王之亂以后,政治腐敗,民不聊生。至永嘉五年(公元311 年),在山西稱帝的匈奴貴族劉聰(國號漢)將領(lǐng)石勒、劉曜俘殺宰相王衍,攻破洛陽,俘懷帝,焚毀全城,史稱永嘉之亂。窮:生活困難。餒(něi):饑餓。
②傳:輪流,飴(sì):通“飼”,給人吃。
③外生:外甥。
④過江:指渡過長江到江南。永嘉之亂,中原人士紛紛過江避難,后來鎮(zhèn)守建康的瑯邪王司馬睿即帝位,開始了東晉時代。
⑤為剡(shàn)縣:指做判縣縣令。判縣,古屬會稽郡(今浙江嵊縣)。席苫(shān):鋪草墊子為席,坐、臥在上面。古時父母死了,就要在草墊子上枕著土塊睡,叫做“寢苫枕塊?!膘`床:為死者設(shè)置的坐臥用具。心喪:好象哀悼父母一樣的做法而沒有孝子之服。古時父母死,服喪三年;外親死,服喪五個月。郗鑒是舅父,是外親,周翼卻守孝三年,所以稱心喪。
【譯文】郗鑒在永嘉喪亂時期,住在家鄉(xiāng),生活很困難,經(jīng)常挨餓。鄉(xiāng)里因為他德高望重,便大家輪流供他飯吃。郗鑒經(jīng)常帶著哥哥的兒子郗邁和外甥周翼這兩個小孩去吃。鄉(xiāng)里說:“各家自己也窮困挨餓,只是因為您的賢德,想合伙接濟您就是了,恐怕不能兼顧兩個小孩?!臂b于是便單獨去吃,吃完后總是兩個腮幫子含滿了飯,回來便吐出給兩個小孩吃。后來都活了下來,一起到了江南。郗鑒死時,周翼正任剡縣縣令,他辭職回去,在郗鑒靈床前盡孝子禮,寢苫枕塊,守孝足足三年。
(25)顧榮在洛陽,嘗應(yīng)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①。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zhí)之,而不知其味者乎!”②后遭亂渡江,每經(jīng)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③。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④。
【注釋】①行炙人:傳遞菜肴的仆役。炙,烤肉。因:于是;就。輟己:指自己停下來不吃,讓出自己那一份。
②嗤(chī):譏笑。
③左右:幫助。
④所以:緣故。
【譯文】顧榮在洛陽的時候,一次應(yīng)邀赴宴,發(fā)現(xiàn)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情,就把自己那一份讓給了他。同座的人都笑話顧榮,顧榮說:“哪有成天端著烤肉而不知肉味這種道理呢!”后來遇上戰(zhàn)亂過江避難,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個人在身邊護衛(wèi)自己。便問他為什么這樣,原來就是得到烤肉的那個人。
(26)祖光祿少孤貧,性至孝,常自力母炊爨作食①。王平北聞其佳名,以兩婢餉之,因取為中郎②。有人戲之者曰:“奴價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輕于五羖之皮邪③!”
【注釋】①祖光祿:祖納,字士言,東晉時任光祿大夫。炊爨(cuàn):生火做飯。②王平北:王乂(yì),字叔元,曾任平北將軍。餉:贈送。?。喝斡谩V欣桑航讨?,擔(dān)任護衛(wèi)、侍從,所以下文戲稱為奴。③百里奚(xī):人名。關(guān)于百里奚,歷史上有不同記載,據(jù)《史記·秦本紀)載,百里奚是春秋時虞國大夫,晉國滅虞國時俘虜了他。逃跑后,被楚國人抓住,秦穆公聽說他有才德,就用五張羊皮贖了他,授以國政,號為五羖大夫。羖(gǔ):黑色的公羊。
【譯文】光祿大夫祖納少年時死了父親,家境貧寒,他生性最孝順,經(jīng)常親自給母親做飯。平北將軍王義聽到他的好名聲,就把兩個婢女送給他,并任用他做中郎。有人跟他開玩笑說:“奴仆的身價比婢女多一倍?!弊婕{說:“百里奚又何嘗比五張羊皮輕賤呢!”
(27)周鎮(zhèn)罷臨川郡還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①。王丞相往看之②。時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狹小,而又大漏,殆無復(fù)坐處③。王曰:“胡威之清,何以過此④!”即啟用為吳興郡。
【注釋】①住泊:停泊。青溪渚(zhǔ):地名,臨近建康。②王丞相:王導(dǎo),字茂弘,輔助晉元帝經(jīng)營江左,任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后任丞相。③卒:通“猝”(cù),突然。舫(fǎng):船。殆(dài):幾乎。④胡威:人名。胡威的父親胡質(zhì)為官清廉,做荊州刺史時,胡成從京都去看他。胡威回家時,他只給了一匹絹做口糧錢。胡威一路上自己打柴做飯,胡質(zhì)手下一個都督在途中常資助胡威。胡威問明情況后,把那匹絹給了都督,并把這事告訴了父親。胡質(zhì)認為這有損于自己的清廉,就把那個都督抓來打了一百棍,把他開除了。
【譯文】周鎮(zhèn)從臨川郡解任坐船回到京都,還來不及上岸,船停在青溪渚。丞相王導(dǎo)去看望他。當時正是夏天,突然下起暴雨來,船很狹窄,而且雨漏得厲害,幾乎沒有可坐的地方。王導(dǎo)說:“胡威的清廉,哪里能超過這種情況呢!”立刻起用他做吳興郡太守。
(28)鄧攸始避難,于道中棄己子,全弟子①。既過江,取一妾,甚寵愛。歷年后,訊其所由,妾具說是北人遭亂②;憶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業(yè),言行無玷,聞之哀恨終身,遂不復(fù)畜妾③。
【注釋】①鄧攸:字伯道。弟弟早死,留下一個兒子由鄧攸撫養(yǎng)。逃難路上,他挑著兩個孩子,覺得勢難兩全,就舍棄了自己的兒子,保全了弟弟的兒子。②歷:經(jīng)過。所由:根由,指身世。③德業(yè):德行和事業(yè)。玷(diàn):污點;過失。
【譯文】當初鄧攸躲避永嘉之亂,逃難江南,在半路上扔下了自己的兒子,保全了弟弟的兒子。過江以后,娶了一個妾,非常寵愛。一年以后,詢問她的身世,她便詳細訴說自己是北方人,遭逢戰(zhàn)亂,逃難來的;回憶起父母的姓名,原來她竟是鄧攸的外甥女。鄧攸一向德行高潔,事業(yè)有成就,言談舉止都沒有污點,聽了這件事,傷心悔恨了一輩子,從此便不再娶妾。
(29)王長豫為人謹順,事親盡色養(yǎng)之孝①。丞相見長豫輒喜,見敬豫輒嗔②。長豫與丞相語,恒以慎密為端。丞相還臺,及行,未嘗不送至車后③。恒與曹夫人并當箱篋④。長豫亡后,丞相還臺,登車后,哭至臺門;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開⑤。
【注釋】①王長豫:王悅,字長豫,是王導(dǎo)的長子,名望很高,能承歡膝下,得到王導(dǎo)的偏愛,官至中書侍郎。色養(yǎng):指侍養(yǎng)父母有喜悅的容色。②敬豫:王恬,字敬豫,是王導(dǎo)的次子,放縱好武,不拘禮法,曾任魏郡太守。③臺:中央機關(guān)的官署,這里指尚書省。按當時王導(dǎo)錄尚書事。④曹夫人:王導(dǎo)的妻子,姓曹。并當:也作屏當。整理;收拾。篋(qiè):小箱子。⑤簏(lù):竹箱子。
【譯文】王長豫為人謹慎和順,侍奉父母神色愉悅,克盡孝道。丞相王導(dǎo)看見長豫就高興,看見敬豫就生氣。長豫和王導(dǎo)談話,總是以謹慎細密為本。王導(dǎo)要去尚書省,臨走,長豫總是送他上車。長豫常常替母親曹夫人收拾箱籠衣物。長豫死后,王導(dǎo)到尚書省去,上車后,一路哭到官署門口;曹夫人收拾箱籠,一直把長豫收拾過的封好,不忍心再打開。
(30)桓常侍聞人道深公者①,輒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達知稱,又與先人至交,不宜說之②?!?/p>
【注釋】①桓常侍:桓彝,字茂倫,曾任散騎常侍,是在皇帝左右以備顧問的官。深公:竺法深,是一個德行高潔,善談玄理的和尚。
②宿名:久為人知的名望。先達:前輩賢達。
【譯文】散騎常侍桓彝聽到有人談?wù)擉梅ㄉ睿驼f:“此公素來有名望,而且受到前輩賢達的賞識、贊揚,又和先父是最好的朋友,不該談?wù)撍?。?/p>
(31)庾公乘馬有的盧,或語令賣去①,庾云:“賣之必有買者,即復(fù)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孫叔敖殺兩頭蛇以為后人,古之美談②。效之,不亦達乎!”
【注釋】①庾公:庚亮,字元規(guī),任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的盧:馬名。馬白額人口至齒者名的盧。按迷信說法,這是兇馬,它的主人會得禍。
②孫叔敖:春秋時代楚國的令尹。據(jù)賈誼《新書》載,孫叔敖小時候在路上看見一條兩頭蛇,回家哭著對母親說:聽說看見兩頭蛇的人一定會死,我今天竟看見了。母親問他蛇在哪里,孫叔敖說:我怕后面的人再見到它,就把它打死埋掉了。他母親說:你心腸好,一定會好心得好報,不用擔(dān)心。
【譯文】庾亮駕車的馬中有一匹的盧馬,有人告訴他,叫他把馬賣掉。庾亮說:“賣它,必定有買主,那就還要害那個買主,怎么可以因為對自己不利就轉(zhuǎn)嫁給別人呢!從前孫叔敖打死兩頭蛇,以保護后面來的人,這件事是古時候人們樂于稱道的。我學(xué)習(xí)他,不也是很曠達的嗎!”
(32)阮光祿在剡①,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②!”遂焚之。
【注釋】①阮光祿:阮裕、字思曠,任東陽太守,后被召為金紫光祿大夫,不肯就任。不過也因此而用官名稱呼他為阮光祿。判:即第24 則中的判縣。阮裕去職還家,住在剡山。②何以車為:要車子做什么?!昂我?.為”是文言文表示反問的習(xí)慣用法。
【譯文】光祿大夫阮裕在剡縣的時候,曾經(jīng)有過一輛很好的車,不管誰向他借車,沒有不借的。有個人要葬母親,心想借車,可是不敢開口。阮裕后來聽說這件事,嘆息說:“我有車,可是讓別人不敢借,還要車子做什么呢!”就把車子燒了。
(33)謝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謝以醇酒罰之,乃至過醉,而猶未已①。太傅時年七八歲,著青布褲,在兄膝邊坐,諫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②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③遂遣之。
【注釋】①令:指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②太傅:官名,這里指謝安。謝安,字安石,謝奕的弟弟,后任中書監(jiān)、錄尚書事,進位太保,死后贈大傅。膝邊:膝上?!边叀笔欠合蛐缘?,沒有確定的方位意義,正像第6 則中的“膝前”一樣。諫(jiàn):規(guī)勸。念:憐憫;同情。③容:面容;臉上的神色。阿奴:對幼小者的愛稱。這里是哥哥稱呼弟弟。
【譯文】謝奕做判縣縣令的時候,有一個老頭兒犯了法,謝奕就拿醇酒罰他喝,以至醉得很厲害,卻還不停罰。謝安當時只有七八歲,穿一條藍布褲,在他哥哥膝上坐著,勸告說:“哥哥,老人家多么可憐,怎么可以做這種事!”謝奕臉色立刻緩和下來,說道:“你要把他放走嗎?”于是就把那個老人打發(fā)走了。
(34)謝太傅絕重褚公,常稱“褚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雹?/p>
【注釋】①褚(chǔ)公:指褚裒(póu),字季野,曾任兗州刺史,死后贈太傅。《晉書·褚裒傳)說:桓彝認為“季野有皮里陽秋”,就是說他雖然口里不說別人的好壞,可是心里是有褒貶的。常:通“嘗”,曾經(jīng)。氣:氣象,指冷熱風(fēng)雨陰晴等現(xiàn)象。
【譯文】太傅謝安非常敬重褚季野,曾經(jīng)稱頌說:“褚季野雖然口里不說,可是心里明白是非,正像一年四季的氣象那樣,樣樣都有。”
(35)劉尹在郡,臨終綿惙,聞閣下詞神鼓舞①,正色曰:“莫得淫祀②!”外請殺車中牛祭神,真長答曰:“丘之禱久矣,勿復(fù)為煩!”③
【注釋】①劉尹:劉惔(tán),字真長,任丹陽尹,即京都所在地丹陽郡的行政長官。綿惙(chuǒ):氣息微弱.指奄奄一息。閣:供神佛的地方。祠:祭祀。是為除病禱告。鼓舞:擊鼓舞蹈。這是祭神的一種儀式。
②淫祀:濫行祭祀。不該祭祀而祭祀,即不合禮制的祭祀,叫淫祀。
③車中牛:駕車的牛。晉代常坐牛車,殺駕車的牛來祭祀是常事。丘之禱久矣: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一次,孔子(名丘)得了重病,他的弟子子路請求允許向神禱告,孔子說:“丘之禱久矣”(我早就禱告過了),委婉拒絕了子路的請求。劉惔喜歡老莊之學(xué),純?nèi)巫匀唬圆幌爰郎瘛?/p>
【譯文】丹陽尹劉真長在任內(nèi),臨終奄奄一息之時,聽見供神佛的閣下正在擊鼓、舞蹈,舉行祭祀,就神色嚴肅地說:“不得濫行祭祀!”屬員請求殺掉駕車的牛來祭神,劉真長回答說:“我早就禱告過了,不要再做煩擾人的事!”
(36)謝公夫人教兒,問太傅:“那得初不見君教兒?”答曰:“我常自教兒①?!?/p>
【注釋】①“我?!本洌褐缸约旱臑槿颂幨溃际莾鹤铀芸吹?、聽到的,可以效法,是一種身教?!咀g文】謝安的夫人教導(dǎo)兒子時,追問太傅謝安:“怎么從來沒有見您教導(dǎo)過兒子?”謝安回答說:“我經(jīng)常以自身言行教導(dǎo)兒子?!?/p>
(37)晉簡文為撫軍時,所坐床上,塵不聽拂,見鼠行跡,視以為佳①。有參軍見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殺之,撫軍意色不說②。門下起彈,教曰:“鼠被害,尚不能忘懷;今復(fù)以鼠損人,無乃不可乎?”③
【注釋】①晉簡文:晉簡文帝司馬昱(yù),即位前封會稽王,任撫軍將軍,后又進位撫軍大將軍、丞相,床:坐具。古時候臥具叫床,坐具也叫床。聽:聽憑;任憑。
②參軍;官名,是將軍幕府所設(shè)的官。手板:即“笏”,下屬謁見上司時所拿的狹長板子,上面可以記事。魏晉以來習(xí)慣執(zhí)手板。批殺:打死。說:通“悅”,高興。按:大概因為不高興,就有責(zé)備,所以下文才說”以鼠損人”。
③門下:門客,貴族家里養(yǎng)的幫閑人物,教:告訴。無乃:恐怕。用來表示語氣比較緩和的反問。
【譯文】晉簡文帝還在任撫軍將軍的時候,他坐床上的灰塵不讓擦去,見到老鼠在上面走過的腳印,認為很好看。有個參軍看見老鼠白天走出來,就拿手板把老鼠打死,撫軍為這很不高興。他的門客站起來批評,勸告他說:“老鼠給打死了,尚且不能忘懷;現(xiàn)在又為了一只老鼠去損傷人,恐怕不行吧?”
(38)范宣年八歲,后園挑菜,誤傷指,大啼①。人問:“痛邪?”答曰:“非為痛,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②?!毙麧嵭辛s,韓豫章遺絹百匹,不受③;減五十匹,復(fù)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后與范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范,云:“人寧可使婦無裈邪?”④范笑而受之。
【注釋】①范宜:字宣子,家境貧寒,崇尚儒家經(jīng)典。居住在豫章郡,后被召為太學(xué)博士、散騎郎,推辭不就。挑:挑挖;挖出來。
②“身體”句:語出《孝經(jīng)》:“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身,軀干。體,頭和四肢。
③潔行:品行高潔。廉約:廉潔儉省。韓豫章:韓伯,字康伯,歷任豫章太守、丹楊尹、吏部尚書。遺(wèi):贈送。
④裈(kūn):褲子。
【譯文】范宣八歲那年,有一次在后園挖菜,無意中傷了手指。就大哭起來。別人問道:“很痛嗎?”他回答說:“不是為痛,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因此才哭呢?!狈缎沸懈邼?,為人清廉儉省,有一次。豫章太守韓康伯送給他一百匹絹,他不肯收下;減到五十匹,還是不接受;這樣一路減半,終于減至一匹,他到底還是不肯接受。后來韓康伯邀范宣一起坐車,在車上撕了兩丈絹給范宣,說:“一個人難道可以讓老婆沒有褲子穿嗎?”范宣才笑著把絹收下了。
(39)王子敬病篤,道家上章,應(yīng)首過,問子敬由來有何異同得失①。
子敬云:“不覺有馀事,唯憶與郗家離婚②?!?/p>
【注釋】①王子敬:王獻之,字子敬,是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信奉五斗米道,“道家”句:道家,本來指一個學(xué)術(shù)派別,這里指道教,具體指五斗米道,這是一種道教團體,東漢未張陵創(chuàng)立,利用符咒辟邪驅(qū)鬼,為人治病。受道的人出五斗米。有病就請道家做章表,寫明病人姓名、服罪之意,向上天禱告除難消災(zāi),這叫上章。病人要但白自己的罪過,這叫首過。由來;向來;一向。異同得失:異同和得失是兩個們義復(fù)詞。異同,指異,即和平常不同的;得失,指失,即過失,過錯。
②郗家:王獻之娶郗曇的女兒為妻,后離婚。
【譯文】王子敬病重,請道家主持上表文禱告,本人應(yīng)該坦白過錯,道家問子敬一向有什么異常和過錯。子敬說:“想不起有別的事,只記得和郗家離過婚?!?/p>
(40)殷仲堪既為荊州;值水儉,食常五碗盤,外無馀肴;飯粒脫落盤席間,輒拾以啖之①。雖欲率物,亦緣其性真素②。每語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時意,今吾處之不易③。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④!爾曹其存之⑤!”
【注釋】①殷仲堪: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公元392 年)任荊州刺史,太元十九、二十年,荊、徐二州水災(zāi)。他篤信天師道,生活儉省,可是事神不借錢財。水儉:因水災(zāi)而年成不好。儉:歉收。五碗盤:古代南方一種成套食器,由一個托盤和放在其中的五只碗組成,形制較小(參看《文史知識》1991 年第5 期駱曉平文)。啖(dàn):吃。②率物:率人,為人表率。真素:真誠無飾;質(zhì)樸。③方州:州?;恚╤uò):拋棄。時意:時俗。④常:常態(tài)?!把傻谩本洌阂庵覆荒芤驗榈巧细咧蛼仐墭涓桑扔鞑荒芤驗樯砭痈呶痪屯袅俗鋈说母?。⑤其:表命令、勸告的語氣副詞,大致可譯“還是、要”。
【譯文】殷仲堪就注荊州刺史以后,正遇上水災(zāi)歉收,吃飯通常只用五碗盤,除外沒有其他葷菜;飯粒掉在盤里或坐席上,馬上撿起來吃了。這樣做,雖然是想給大家做個好榜樣,也是因為他的本性質(zhì)樸。他常常告誡子侄們說:“不要因為我擔(dān)任一個州的長官,就認為我把平素的生活習(xí)慣拋棄了,現(xiàn)在我的這種習(xí)慣并沒有變。貧窮是讀書人的常態(tài),怎么能做了官就丟掉做人的根本呢!你們要記住我的話!”
(41)初,桓南郡、楊廣共說殷荊州,宜奪殷覬南蠻以自樹①。覬亦即曉其旨。嘗因行散,率爾去下舍,便不復(fù)還,內(nèi)外無預(yù)知者②。意色蕭然,遠同斗生之無慍③。時論以此多之④。
【注釋】①桓南郡:指桓玄。桓玄字敬道,繼承了他父親桓溫的爵位,封為南郡公,和殷仲堪是好朋友。楊廣:殷仲堪為荊州刺史時,任用楊廣的弟弟楊佺期為司馬。殷仲堪起兵反,把軍旅之事全部交給佺期兄弟掌握。殷覬(jì):字伯通,任南蠻校尉,是掌管南蠻地區(qū)的長官。他是殷仲堪的堂兄,殷仲堪想邀他起兵謀反,殷覬不參加;楊廣勸仲堪殺了殷覬,仲堪不同意。殷覬也自動讓了位。樹:樹立;建立。
②因:趁著。行散:魏晉士大夫喜歡服五石散,吃后要走路,以便散發(fā),這叫行散。魯迅《魏晉風(fēng)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說:”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樣藥:石鐘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先吃下去的時候,倒不怎樣的,后來藥的效驗既顯,名曰‘散發(fā)’。倘若沒有‘散發(fā)’,就有弊而無利。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發(fā),所以走路名曰‘行散’?!甭薁枺狠p率;隨便。下舍:住宅。
③蕭然:悠閑的樣子。斗生:指春秋時楚國令尹(宰相)子文,就是斗穀於菟(Dòu gòu w ūtú)。據(jù)《論語·公冶長)說,他三次做令尹,沒有一點高興的神色,又三次被罷官,也沒有一點怨恨的神色。慍(yùn):怨恨。
④多:稱贊。
【譯文】當初,南郡公桓玄和楊廣一起去勸說荊州刺史殷仲堪,認為他應(yīng)該奪取殷覬主管的南蠻地區(qū)來建立自己的權(quán)力。殷覬也馬上明白了他們的意圖。一次趁著行散,隨隨便便地離開了家,便不再回來,里里外外沒有人事先知道。他神態(tài)悠閑,和古時候的楚國令尹子文一樣沒有怨恨。當時的輿論界就因為這事贊揚他。
(42)王仆射在江州,為殷?;杆?,奔竄豫章,存亡未測①。王綏在都,既憂戚在貌,居處飲食,每事有降②。時人謂為試守孝子③。
【注釋】①王仆射(yè):王愉,字茂和,于公元398 年出任江州刺史、都督江州及豫州之四郡軍事。這招致豫州刺史庾楷的怨恨,庾楷就和桓玄、殷仲堪共推王恭為盟主,起兵反帝室。這時王愉到任不久,沒有準備,就逃亡到臨川,被俘?;感畚缓?,升他為尚書左仆射(尚書省的副職)。②王綏:字彥猷,王愉的兒子,在桓玄任太尉時,他任太尉右長史。憂戚:憂愁。③試守孝子:等于說見習(xí)孝子。官吏正式任命前,先主持其事以試其才能,稱為試守。王綏在父親存亡未測之時便做出居喪的樣子,所以人們模仿職官稱謂,稱他為試守孝子。
【譯文】仆射王愉任江州刺史時,被殷仲堪、桓玄起兵驅(qū)逐,逃亡到了豫章,生死未知。他的兒子王綏在京都,聽到消息,便面容優(yōu)愁,起居飲食,每一事都有所降低。當時的人把他稱為試守孝子。
(43)桓南郡既破殷荊州,收殷將佐十許人,咨議羅企生亦在焉①?;杆卮笊瘢瑢⒂兴?,先遣人語云:“若謝我,當釋罪②?!逼笊鹪唬骸盀橐笄G州吏,今荊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顏謝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問欲何言③。答曰:“昔晉文王殺嵇康,而嵇紹為晉忠臣④;從公乞一弟以養(yǎng)老母?!被敢嗳缪藻吨??;赶仍砸桓狒门c企生母胡;胡時在豫章,企生問至,即日焚裘⑤。
【注釋】①“桓南”句:公元399 年,桓玄攻據(jù)荊州,殺殷仲堪。荊州人士無不謁見桓玄,獨羅企生不去,被桓玄逮捕殺害。收:收捕;逮捕。將佐:將領(lǐng)和僚屬,十許人:十來人。羅企生:字宗伯,在殷仲堪幕府任咨議參軍,掌管謀劃。殷仲堪敗走,文武官員沒有誰送行,只有羅企生隨從。②謝我:向我謝罪。
③市:刑場。何言:意思是“言何”,說什么。
④嵇康:見第16 則注①。嵇紹:嵇康的兒子。嵇康被司馬昭誣害處死。但嵇紹在晉代累升至散騎常侍。永興元年(公元304 年)晉惠帝親征成都王司馬穎,敗于蕩陰,百官逃散,獨嵇紹以身保衛(wèi)惠帝而死。羅企生引述這件事,是要求桓玄不搞株連,不殺害他的弟弟。⑤問:消息。
【譯文】南郡公桓玄打敗荊州刺史殷仲堪以后,逮捕了殷仲堪的將佐十來人,咨議參軍羅企生也在里面?;感騺泶笊芎?,當他打算殺掉一些人的時候,先派人去告訴企生說:“如果向我認罪,一定免你一死?!逼笊卮鹫f:“我是殷荊州的官吏,現(xiàn)在荊州逃亡,生死不明,我有什么臉向桓公謝罪!”綁赴刑場以后,桓玄又差人問他還有什么話要說。企生答道:“過去晉文王殺了嵇康,可是他兒子嵇紹卻做了晉室的忠臣;因此我想請桓公留下我一個弟弟來奉養(yǎng)老母親?!被感簿桶此囊箴埶×怂艿??;感仍?jīng)送給羅企生母親胡氏一領(lǐng)羔皮袍子;這時胡氏在豫章,當企生被害的消息傳來時,當天就把那領(lǐng)皮袍子燒了。
(44)王恭從會稽還,王大看之①。見其坐六尺簟,因語恭:“卿東來,故應(yīng)有此物,可以一領(lǐng)及我?!雹诠o言。大去后,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馀席,便坐薦上③。后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④?!?/p>
【注釋】①王恭:字孝伯,歷任中書令。青州、兗州刺史,為人清廉。晉安帝時起兵反對帝室,被殺。會稽:郡名,郡治在今浙江省紹興縣。王大:王忱,小名佛大,也稱阿大、是王恭的同族叔父輩;官至荊州刺史。
②蕈(diàn):竹席。卿:六朝時,在對稱中,尊輩稱晚輩,或同輩熟人間的親熱稱呼。東來:從東邊來。東晉的國都在建康,會稽在建康東南。故:“通”,“固”,本來;自然??梢裕菏莾蓚€詞,“可”是可以,“以”是拿。
③薦:草席。
④丈人:古時晚輩對長輩的尊稱。長(zhàng)物:多余的東西。
【譯文】王恭從會稽回來后,王大去看望他??匆娝粡埩唛L的竹席子,便對王恭說:“你從東邊回來,自然會有這種東西,可以拿一張給我。”王恭沒有說什么。王大走后,王恭就拿起所坐的那張竹席送給王大。自己既沒有多余的竹席,就坐在草席子上。后來王大聽說這件事,很吃驚,對王恭說:“我原來以為你有多余的,所以問你要呢,”王恭回答說:“你不了解我,我為人處世,沒有多余的東西?!?/p>
(45)吳郡陳遺,家至孝。母好食鐺底焦飯,遺作郡主簿,恒裝一囊,每煮食,輒貯錄焦飯,歸以遺母①。后值孫恩賊出吳郡,袁府君即日便征②。遺已聚斂得數(shù)斗焦飯,未展歸家,遂帶以從軍③。戰(zhàn)于滬瀆,敗,軍人潰散,逃走山澤,皆多饑死,遺獨以焦飯得活。時人以為純孝之報也。
【注釋】①鐺(chēng):一種鐵鍋。貯錄:貯藏。②孫恩:東晉末,孫恩聚眾數(shù)萬,攻陷郡縣。后來攻打臨海郡時被打敗,跳海死。袁府君:即袁山松,任吳國內(nèi)史(諸侯王封國內(nèi)掌民政的長官,相當于太守)。③未展:未及。
【譯文】吳郡人陳遺,在家里非常孝順。他母親喜歡吃鍋巴,陳遺在郡里做主簿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逢煮飯,就把鍋巴儲存起來,等到回家,就帶給母親。后來遇上孫恩賊兵侵入?yún)强ぃ瑑?nèi)史袁山松馬上要出兵征討。這時陳遺已經(jīng)積攢到幾斗鍋巴,來不及回家,便帶著隨軍出征。雙方在滬瀆開戰(zhàn),袁山松打敗了,軍隊潰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澤地帶,沒有吃的,多數(shù)人餓死了,唯獨陳遺靠鍋巴活了下來。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對他純厚的孝心的報應(yīng)。
(46)孔仆射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①。烈宗山陵,孔時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連,見者以為真孝子②。
【注釋】①孔仆射:孔安國,晉孝武帝時歷任侍中(皇帝的近侍官)、太常(管祭祀禮樂)、尚書左右仆射等職。豫:喜悅;幸福。眷接:恩寵和接待。
②烈宗:晉孝武帝廟號,即死后立室奉祀時起的名號。山陵:帝王的墳?zāi)?,這里指歸山陵,即死。羸瘦:瘦弱。重服:孝服中之重者,即父母喪時所穿的孝服。涕泗:眼淚和鼻涕。
【譯文】仆射孔安國任晉孝武帝的侍中,幸福地得到孝武帝的恩寵禮遇。孝武帝死,當時孔安國任太常,他的身體一向瘦弱,穿著重孝服,一天到晚眼淚鼻涕不斷,看見他的人都認為他是真正的孝子。
(47)吳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陽郡后①。遭母童夫人艱,朝夕哭臨及思至,賓客吊省,號踴哀絕,路人為之落淚②。韓康伯時為丹陽尹,母殷在郡,每聞二吳之哭,輒為凄惻。語康伯曰:“汝若為選官,當好料理此人③?!笨挡嗌跸嘀?。韓后果為吏部尚書⑤。大吳不免哀制,小吳遂大貴達⑥。
【注釋】①吳道助、附子:吳坦之,小名道助;吳隱之,小名附子。隱之歷任廣州刺史、尚書、領(lǐng)軍將軍。
②哭臨(lìn):哭吊死者的哀悼儀式。號踴:號哭跳躍,指哀痛到極點。
③選官:主管銓選的官。料理:照顧。
④知:友愛。
⑤吏部尚書:吏部的行政長官。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等。
⑥不免哀制:指經(jīng)不起喪親的悲痛而死。
【譯文】吳道助和吳附子兄弟倆住在丹陽郡官署的后面。遇上母親童夫人逝世,他們在早晚哭吊以及思念深切、賓客來吊唁時,都頓足號哭,哀慟欲絕,過路的人也因此落淚。當時韓康伯任丹陽尹,母親殷氏住在郡府中,每逢聽到吳家兄弟倆的哭聲,總是深為哀傷。她對康伯說:“你如果做了選官,應(yīng)該妥善照顧這兩個人?!表n康伯也和他們結(jié)成知己。后來韓康伯果然出任吏部尚書。這時大吳已經(jīng)死了,小吳終于做了大官,非常顯貴。